当遇到呼吸急促的情况,应先保持冷静,让患者处于舒适通风的环境,若症状严重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可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视情况给予药物等措施。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让患者坐起,若其口腔存在呕吐物、分泌物等异物,需立即清理,防止堵塞气道,保障呼吸顺畅。例如患者因呕吐导致口腔有残留,应及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小心清理。
- 监测生命体征:使用电子血压计或手动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同时留意脉搏情况,仔细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是否有变化。如正常成人呼吸频率超过 24 次 / 分钟即为呼吸急促,需密切关注频率数值的增减。
- 给予氧气:若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应尽快给予氧气。连接氧气面罩或鼻导管至氧气瓶、氧气袋,依据实际情况把氧气流量调节到适宜水平,一般轻度缺氧可调节至 2-4 升 / 分钟。
- 依病因用药:
- 哮喘病史:若患者有哮喘病史,出现呼吸急促,可按医嘱让其使用哮喘喷雾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快速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急促。
- 心脏病史:若患者有心脏病史,可考虑给予心脏病药物,像硝酸甘油,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因心脏问题引发的呼吸急促,但需在明确症状由心脏问题导致且血压正常等情况下使用。
- 过敏引发:若呼吸急促是过敏反应所致,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减轻过敏症状,缓解呼吸异常。
- 感染引发:若由感染引起呼吸急促,需根据感染类型,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 紧急送医:若呼吸急促是中毒引起,务必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救治。若患者呼吸急促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胸痛、大汗淋漓、皮肤苍白发紫、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都应及时送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呼吸急促情况较为复杂,要依据具体病因进行处理,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供氧并尽快明确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