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状为水样便、腹痛和呕吐,具有高度传染性但通常自限性(1周左右自愈)。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
核心特点分述:
-
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粪-口传播(接触污染食物/物品)或气溶胶传播(呕吐物飞沫),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场所易暴发。 -
典型症状
- 起病急,24小时内排便≥3次水样便
- 可能伴随低烧(38℃以下)、恶心或肌肉酸痛
- 婴幼儿可能出现脱水征兆(尿量减少、囟门凹陷)
-
家庭护理要点
- 口服补液盐(每腹泻一次补充50-100ml)预防脱水
- 避免高糖饮食(如果汁)加重腹泻
- 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少量多次进食米汤、馒头等
-
就医警示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昏迷需立即就诊,婴幼儿6小时无尿提示重度脱水。
预防优于治疗: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处理呕吐物时戴手套+消毒,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婴幼儿重症风险。多数患者调整饮食+补液即可恢复,切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