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传导束受累是指大脑或脊髓中负责传递运动指令的神经纤维束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常见表现为肌肉无力、僵硬、协调性下降,严重时可致瘫痪。其病因多样,包括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肿瘤压迫或炎症等。
-
核心机制
运动传导束是连接大脑皮层与脊髓、周围神经的"信号通道",受损后运动指令无法有效传递。例如,皮质脊髓束(锥体束)损伤会导致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脊髓后索病变则引发平衡障碍。 -
典型症状
- 肌力减退:受累肢体活动困难,如抬腿无力或握力下降。
-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痉挛(肌肉紧绷)或弛缓(肌肉松软)。
- 反射变化:腱反射亢进(如膝跳反射过强)或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
-
常见病因
- 血管性:脑梗死或出血直接破坏传导束。
- 外伤性:脊髓撞击、压迫导致神经纤维断裂。
- 退行性: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发髓鞘脱失,信号传导中断。
-
诊断与干预
需通过MRI/CT明确病变位置,结合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治疗包括原发病控制(如溶栓、手术减压)、康复训练(改善代偿功能)及药物缓解痉挛。
早期识别症状并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运动功能,长期康复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若出现不明原因运动障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