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是一种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足抽搐、肌肉痉挛和低钙血症,严重时可引发癫痫发作和心脏异常。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及时补钙和维生素D治疗是关键。
-
病因分析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常见原因包括甲状旁腺手术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遗传缺陷。手术后甲状旁腺受损是最常见的后天性病因,而先天性患者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如22q11.2缺失综合征。 -
典型症状
低钙血症是核心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手指、脚趾或面部肌肉抽搐,严重时全身强直性痉挛(称为"甲状旁腺性手足搐搦")。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白内障、牙齿发育异常和皮肤干燥。 -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显示血钙降低、血磷升高,同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下即可确诊。部分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或脑部CT排除其他病因,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治疗方案
急性发作需静脉注射钙剂缓解症状,长期治疗以口服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为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避免高磷饮食,如乳制品和碳酸饮料。 -
预后与注意事项
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正常生活,但需终身服药。妊娠期女性需调整用药剂量,儿童患者要重点关注骨骼发育。突发抽搐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就医。
早期诊断和持续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患者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钙磷代谢指标。出现异常情绪波动或记忆力减退时,可能提示慢性低钙血症影响神经系统,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