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3日,国内小麦现货价格维持在2200-2500元/吨区间,具体成交价受产区、品质及市场供需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国际市场波动、极端天气频发及政策调控成为当前价格走势的核心变量,建议用粮企业结合期货工具锁定成本风险。
供需关系主导短期行情,华北主产区因春播面积减少导致供应偏紧,而南方饲料企业采购量随生猪存栏回升增加,支撑价格底部。国际期货价格联动效应增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主力合约报价折算人民币约2400元/吨,进口配额政策调整或进一步影响国内价格体系。储备粮轮换节奏成为关键调控手段,中储粮本月已通过定向拍卖向面粉加工企业投放80万吨国标二等麦,成交均价2320元/吨。
品质分级价差扩大,容重780g/L以上的优质强筋小麦成交溢价达8%-12%,部分专用粉厂通过订单农业提前锁定高蛋白粮源。区域性价差超300元/吨,河南新乡制粉企业收购价2460元/吨,而江苏徐州麸皮加工企业采购价仅2180元/吨,反映下游需求分化特征。
建议中小贸易商重点关注农业农村部每日粮食交易公告,大型用粮企业可运用“基差点价”模式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需警惕北美大平原干旱预警及黑海航运协议的后续进展,这两大变量可能引发三季度价格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