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鉴定机构的鉴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具体流程可能因鉴定类型(如涉案物品、工程造价、亲子鉴定等)有所差异,但核心环节基本一致:
一、委托阶段
-
提交委托书
委托方需向价格鉴定机构提交书面委托书,包含标的物名称、种类、规格、数量、来源、购置时间等基础信息,以及委托理由、鉴定目的等要求。
-
资质审查
鉴定机构对委托方资质、人员资格、设施条件等进行审核,确保符合承接要求。
二、受理与现场评估
-
受理通知
审核通过后,机构向委托方出具“受理委托通知书”;未通过则发出“未受理通知”。
-
现场勘估
鉴定人员到现场核实标的物现状,调查相关数据资料,形成初步评估意见。
三、鉴定实施
-
制定方案
鉴定机构制定详细作业方案,明确评估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
专业评估
通过查阅资料、市场调研、实验检测等方式,综合判断标的物价值。
四、结果审核与报告出具
-
内部复核
鉴定机构建立三级审核机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性和规范性。
-
出具报告
完成评估后,出具《价格鉴定结论书》,明确标的物价格及评估依据。
五、异议处理
-
接受异议
委托方可对鉴定结论提出书面异议,机构需在规定时间内(如15个工作日)进行复核。
-
听证与修改
召开听证会,听取双方意见后,对鉴定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六、档案管理
-
资料归档
将委托书、评估报告、工作底稿等材料整理归档,便于后续查询。
-
动态查询
委托方可随时了解鉴定进展(需提前申请)。
特殊说明
-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 需额外提供案件性质、损坏程度等材料;
-
亲子鉴定 等特殊领域有独立流程,与普通价格鉴定无关;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分阶段进行,包含现场勘查、当事人质证等环节。
以上流程需严格遵循《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国家标准,确保鉴定意见在刑事司法中的有效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