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件同步工具,支持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两种模式,具体区别及使用场景如下:
一、全量同步
-
定义
全量同步是指每次同步时都会复制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无论文件是否发生变化。
-
特点
-
无论文件是否已同步过,每次执行都会完整复制;
-
传输完整文件,不节省带宽;
-
保留文件属性(权限、时间戳等)。
-
-
适用场景
-
初始备份或目录结构重大变更时;
-
需要确保目标与源完全一致的场景。
-
二、增量同步
-
定义
增量同步仅传输源目录与目标目录之间发生变化的文件或目录,避免重复传输未修改的内容。
-
实现原理
-
通过“快速检查”算法(quick check)判断文件是否变化(如大小、修改时间);
-
支持基于权限、属主等属性的差异同步。
-
-
特点
-
大幅节省带宽和时间,尤其适合大文件或频繁更新的目录;
-
保留文件属性(权限、时间戳等)。
-
-
适用场景
-
日常数据备份;
-
多源多目标同步(如数据中心的增量备份)。
-
三、对比总结
特性 | 全量同步 | 增量同步 |
---|---|---|
传输内容 | 所有文件 | 差异文件 |
带宽效率 | 低(每次完整复制) | 高(仅传输变化部分) |
适用场景 | 初始备份、结构变更 | 日常维护、多源同步 |
命令示例 | rsync -av /source /destination |
rsync -avz --delete /source /destination |
四、注意事项
-
远程同步 :可通过 SSH 或 RSH 协议实现,例如
rsync -avz user@host:/path
; -
自动化 :可结合脚本实现批量同步,例如定时备份脚本;
-
安全性 :建议配置 SSH 密钥免密登录,避免每次同步输入密码。
通过合理选择全量或增量同步,可兼顾数据完整性与传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