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折窗帘的计算涉及多个参数,包括材料用量、折位计算、折间距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基础计算公式
-
折位用料计算 $$ \text{折位用料} = \text{成品帘宽} \times \text{层数} - 10, \text{cm} $$
其中成品帘宽为窗宽的一半加5cm(车好边布料),层数通常为7层。
-
折间距计算 $$ \text{折间距} = \frac{\text{成品帘宽}}{\text{层数} - 1} $$
一般折间距在15-18cm之间。
-
折页材料计算 $$ \text{折页材料} = \text{折位用料} - \text{折间距} \times (\text{层数} - 1) $$
用于制作窗帘的折叠结构。
二、实际应用示例
案例 :窗户宽度2米,高度2.1米
-
布料下料
需下料宽度为 $2 \times 2.1 , \text{m} = 4.2 , \text{m}$(两侧各留3cm余量)。
实际用料为 $4.2 , \text{m} - 2.1 , \text{m} = 2.1 , \text{m}$(主料)。
-
折位与间距
-
每折用料:$(2.1 , \text{m} - 0.1 , \text{m}) / 7 = 0.2857 , \text{m}$(约28.57cm)。
-
折间距:$2.1 , \text{m} / 6 = 0.35 , \text{m}$(35cm)。
-
-
总用料验证
-
主料:2.1m
-
花边:比主料窄5-10cm,长度需覆盖所有折位。
-
铝材轨道:窗宽×2.1m×轨道单价。
-
三、注意事项
-
布料选择
需考虑布料的垂坠性和耐折性,建议选择厚度适中的面料。
-
裁剪精度
裁剪时需预留10-15cm余量,避免因布料收缩导致折痕不齐。
-
配件计算
包括轨道、拉线、花边等,需单独计算价格。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计算韩折窗帘的材料用量及制作方案,确保美观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