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耕作制度共同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以下是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概况:
一、粮食作物
-
分布特点
-
东北 :春大豆和甜菜主产区,以黑土地著称,适合耐寒作物。
-
华北、黄淮海 :夏大豆和冬小麦主产区,土壤肥沃,适合规模化种植。
-
长江流域 :水稻主产区,水热条件优越,适合籼稻种植。
-
-
主要产区
-
玉米: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形成斜长形栽培带,山东、吉林、河南等省份种植面积最大。
-
油菜:长江流域为主,近年向北扩展至河南、湖北等地。
-
大豆:东北春播区(黑龙江、吉林)和黄淮海夏播区(山东、河南)产量最高。
-
二、油料作物
-
分布特点
-
油菜 :长江流域传统主产区,近年向西北、西南延伸。
-
花生 :山东、河南、四川等地集中,山东产量占全国1/3以上。
-
芝麻 :淮河中游(洪河、南汝河)及汉江流域为主。
-
-
其他油料
-
花生:环渤海、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
向日葵: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
-
三、糖料作物
-
甘蔗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广西、广东、云南产量领先。
-
甜菜 :东北、华北、西北产区,以耐寒性著称。
四、纤维作物
-
棉花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新疆、河北、河南为重要产区。
-
林业资源 :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区为天然林主产区,东南部为人工林。
五、其他重要农作物
-
小麦 :北方冬小麦(山东、河南等)和春小麦(黑龙江、新疆)分布广泛。
-
烟草 :云南、贵州、广西为主产区。
-
热带水果 :海南(香蕉、椰子)、云南(橡胶、龙眼)产量突出。
总结
中国农作物分布呈现“南稻北麦、南油北棉”的基本格局,同时受地形、气候、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例如,玉米、大豆的南北分布与气候带密切相关,而棉花、油菜则因种植制度不同呈现南北互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