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最新医保药品目录分类,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及药品的具体分类如下:
一、法定传染病分类(41种)
-
甲类传染病
2种:鼠疫、霍乱
特点:危害特别严重,需严格管理,如鼠疫通过鼠蚤传播,霍乱需快速隔离治疗。
-
乙类传染病
28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
特点:危害严重,需控制发病率,部分可通过疫苗预防(如乙肝)。
-
丙类传染病
11种: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等
特点:常见多发,危害相对较轻,主要用于监测流行趋势。
二、医保药品目录分类(41种)
-
甲类药品
639种(占比0.4%):临床必需、价格较低,医保全额报销
例如:阿莫西林、布洛芬、蒙脱石散等常见药。
-
乙类药品
2520种(占比1.6%):疗效确切但价格较高,需自付10%-20%后报销
例如:川贝枇杷膏、硝苯地平、头孢类抗生素等。
-
丙类药品
超15万种(占比98%):非临床必需、价格较高,医保不报销
例如:进口抗癌药、高端滋补品等。
总结
-
传染病分类 :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共41种。
-
药品分类 :甲类639种,乙类2520种,丙类超15万种,共41种(药品目录与传染病分类标准一致)。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疾病或药品,请提供更详细的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