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少数民族特有的非遗手工艺品种类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以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
一、保安族特色工艺
-
保安腰刀
作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明的锻制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包含锻制、雕刻、刀柄和刀鞘制作等80道工序,主要产于临夏市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
-
东乡擀毡
以羊毛为原料的传统手工艺,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是甘肃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之一。
-
羊皮伐子
用于放牧的羊皮工具,经过世代改进,成为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
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性工艺
-
藏族唐卡
虽然藏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但其唐卡艺术在甘肃也有重要传承,以佛教题材为主,绘制技艺精湛。
-
回族刺绣
以色彩鲜艳、图案丰富著称,常见于回族服饰和家居用品,体现回族审美观念。
-
甘谷麻鞋
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2017年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兼具实用性与观赏价值。
三、其他地区特色工艺
-
洮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甘肃南部,以细腻石质和发墨快著称,历代皇家珍藏。
-
临夏砖雕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红园、八坊十三巷等地的砖雕作品为代表,融合绘画、雕刻、书法等元素。
-
古浪王氏镰刀
清乾隆年间的传统农具,2008年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农耕文化与历史价值。
四、传统手工艺品类补充
-
剪纸 :甘肃剪纸以剪刀为工具,表现民俗故事,工艺精美。
-
雕刻工艺品 :包括木雕、石雕,展示甘肃独特的艺术风格。
-
香包/荷包 :以中草药填充,形制多样,端午节期间广泛使用。
以上工艺品不仅体现了甘肃少数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议通过非遗工坊、文化展览或特产商店购买,支持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