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地理特征兼具黄土高原和沙漠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形地貌特征
-
黄土高原区域
甘肃南部和中部覆盖了广袤的黄土高原,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4.9%。这里地势狭长,南接陇南山地,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是黄河上游的重要部分。
-
沙漠与戈壁分布
甘肃北部和西部分布着腾格里沙漠、酒泉沙漠等大型沙漠,以及戈壁地貌,植被稀疏,是典型的干旱地区。这些区域与黄土高原共同构成甘肃复杂多样的地形。
二、气候与植被
-
气候多样性 :甘肃跨越8个气候类型区,从南部的亚热带过渡到北部的寒带气候,加剧了植被分布的差异。
-
植被特征 :
-
黄土高原以短而稀疏的草丛为主,草原覆盖率较低;
-
沙漠地区植被极少,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生存。
-
三、地理分区
甘肃省地形可大致分为六大区域:
-
黄土高原区
-
高山山区(祁连山、阿尔泰山等)
-
绿洲农业区(河西走廊)
-
草原区(东部黄土高原)
-
沙漠戈壁区(腾格里、酒泉等)
-
高原山区(青藏高原边缘)
四、总结
甘肃既拥有中国最厚层的黄土堆积地貌(如兰州九洲台336米),又分布着大面积沙漠和戈壁。其地形复杂,地貌类型涵盖黄土高原、沙漠、草原、高原等多种类型,是连接中国东西部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