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过期后仍可补缴,但需注意补缴金额更高(通常需全额支付个人和财政补助部分约1100元)、存在3个月等待期,且特殊群体(如新生儿、困难人员)享有差异化政策。
-
补缴标准与费用
补缴需按年度全额费用支付(如2025年标准为个人400元+财政补助700元,合计1100元),远高于集中缴费期的个人缴费金额。部分地区的补缴费用可能随时间推移进一步上涨(如2024年6月30日后补缴需1050元)。 -
待遇享受规则
补缴后需经历3个月等待期才能享受医保待遇,但新生儿出生90天内补缴可追溯报销出生日起的医疗费用,困难群体(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补缴后即可享受待遇,且仅需承担个人部分费用。 -
特殊群体优待
- 新生儿:90天内补缴400元即可享受财政补助,医疗费用从出生日起报销;超90天则按普通居民标准执行。
- 困难群体:个人仅需补缴自负部分,财政补助和医疗救助资金承担剩余费用,无等待期。
建议及时缴费避免额外支出,特殊人群应优先利用政策优惠,具体细则可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