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养老金最新政策于2023年实施,主要围绕调整发放标准、扩大覆盖人群、优化资格认证机制三大方向,惠及全省超500万参保人员。此次政策重点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并针对高龄、偏远地区群体增设补贴,同时简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流程,确保养老待遇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1.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
甘肃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113元提高至118元,增幅达4.4%。65周岁以上参保人额外增加2-5元高龄补贴,叠加后部分群体月领取金额突破130元。这一调整直接覆盖全省约320万城乡老年居民,缓解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
2.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基数优化
2023年甘肃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基数调整为7077元/月,较上年增长4.02%。新退休人员按此标准核算待遇,2022年底前退休者将补发差额,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省补发。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下限维持3286元,上限调至16430元,缴费比例保持20%不变,兼顾不同收入群体参保能力。
3. 高龄及艰苦边远地区补贴强化
建立养老金与年龄、地域挂钩的补贴机制:80-89周岁退休人员每月加发50元,90周岁以上加发80元;对58个艰苦边远县区的退休人员,按地区类别每月额外补贴35-80元。叠加后部分高龄老人每月可多领取160元,惠及超40万退休职工。
4. 资格认证与发放渠道升级
推行“递延认证”新模式,认证周期从固定12个月改为“上次认证后365天内有效”,并开通手机APP人脸识别、社保经办机构自助机等多渠道认证。新增社保卡金融账户优先发放规则,确保养老金直达个人账户,减少中间环节延迟风险。
甘肃省通过本轮养老金政策调整,进一步缩小城乡、群体间待遇差距,建议参保人员及时通过“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查询个人账户变化,高龄及异地居住退休群体需在10月底前完成本年度资格认证,避免影响待遇正常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