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前,全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DRG/DIP)直接结算,统一就医地管理,简化备案流程,并保障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双向医保待遇。
-
按病种付费全覆盖
省内异地住院费用将统一纳入就医地按病种付费管理,采用DRG(按病组)或DIP(病种分值)模式,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制定病种分组、权重等核心规则,确保结算标准与本地一致。此举旨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减少地区间政策差异。 -
备案与待遇优化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一次备案、长期有效”,住院待遇执行参保地本地标准;转诊或急诊支付比例降幅不超10%,非急诊未转诊降幅不超20%。备案期内回参保地就医仍享本地待遇,实现“双向保障”。 -
协同管理机制
省级医保部门需建立就医地与参保地协商机制,统一清算规则,鼓励联合办公。通过数据共享和动态调整,平衡基金安全与医疗需求,避免结算纠纷。 -
外伤费用纳入结算
无第三方责任的外伤医疗费用首次明确纳入异地直接结算范围,减少患者垫付压力,提升结算便利性。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全面推行,将大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需关注参保地政策细节并及时备案以享受优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