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建市之前叫什么?
濮阳在建市之前,主要被称为"濮阳县"。这个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在历史上,濮阳还曾使用过多个名称,如帝丘、开州、澶州、东郡等。
历史沿革
-
远古时期:
- 濮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七八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 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表明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
-
上古时期:
- 濮阳一带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
- 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今台前县。
-
夏朝时期:
- 帝仲康六年,因昆吾氏有功于王室,故封昆吾氏为“夏伯”,位居五伯之首。昆吾氏自此在濮阳建立昆吾国,至帝廑四年迁许,建都时间近300年。
-
春秋战国时期:
- 帝丘成为卫国的都城,凡388年。
- 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
-
秦朝时期:
- 秦国攻取魏国二十个城池,最初设置东郡,位于濮阳。
-
汉朝时期:
- 西汉仍为东郡,管辖二十二个县,位于濮阳,属兖州刺史部。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被分为顿丘郡、濮阳郡。
-
隋唐时期:
- 唐朝时期,设置了澶州。
-
宋朝时期:
- 澶州升为开德府,隶属于河北东路管辖。
-
金朝时期:
- 澶州改为开州,管辖辖现在的濮阳、清丰一带。
-
民国时期:
- 濮阳归大名府管辖,隶属于河北省。
-
新中国成立后: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平原省,濮阳是下辖的六个专区之一。
- 1952年平原省撤销,将濮阳、清丰、南乐、滑县、长垣、封丘等7县划归河南省。
- 1983年9月1日,建立濮阳市。
总结
濮阳在建市之前主要被称为"濮阳县",但在历史上还曾使用过帝丘、开州、澶州、东郡等多个名称。这些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濮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濮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沿革丰富多样,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