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范围扩大,报销比例调整
2024年异地就医新政策主要在覆盖范围、报销比例及结算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一、覆盖范围扩大
-
门诊慢特病病种增加
2024年新增4种门诊慢特病(冠心病、病毒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覆盖病种增至10种,基本覆盖90%以上的跨省门诊慢特病费用。
-
服务机构扩展
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增长16.99%,截至2024年底,全国64.40万家机构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较2023年增加84.70%。
二、报销比例调整
-
门诊费用报销比例
-
普通门诊 :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较参保地同级别机构下降10个百分点;
-
门诊慢特病 :已纳入直接结算的5种病种(糖尿病、高血压等)报销比例与参保地一致,新增病种暂不纳入。
-
-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备案后住院费用按参保地标准结算;
-
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非急诊未转诊的报销比例较参保地下降20个百分点,急诊抢救人员较下降10个百分点。
-
三、其他重要调整
-
备案管理优化
-
省内临时外出就医 :2025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参保人员院端转诊、临时外出就医报销比例分别下浮20%、30%;
-
生育住院 :符合政策的参保人无需备案,直接按生育限价结算。
-
-
直接结算范围
- 2024年12月1日起,5种门诊慢特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及5种重大疾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等)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其他病种仍需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四、政策意义
新政策通过扩大覆盖范围、调整报销比例及优化结算流程,进一步减轻异地就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慢性病患者、异地转诊患者及临时外出人员将受益更多。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的政策文件,确保权威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