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高
视同缴费指数是否 高 ,取决于个人的职务职级、岗位指数、薪级指数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职务职级的影响 :
- 职务职级高的人,除了实际缴费指数高以外,由于大家都还有比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也比较高,平均缴费指数也比较高。
- 岗位指数和薪级指数 :
-
专业技术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普遍高于管理岗位。例如,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可高达2.378,而管理岗位的较高等级,如三级岗位,其视同缴费指数也难以企及专业技术岗位的顶尖水平。
-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根据岗位指数和薪级指数计算,不同级别的岗位和薪级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不同。例如,上海市事业单位管理三级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为2.118,而一级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为0.022。
- 地区差异 :
-
不同地区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大部分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1来计算的,但有些地区是按照视同账户储存额来测算的,这种情况下视同缴费指数很少能够超过1。
-
在一些地区,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通常较高,大部分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在1.2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5以上。
- 其他因素 :
- 视同缴费指数还要和实际缴费指数一起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同时视同缴费指数也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关键数据。视同缴费指数越高,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
视同缴费指数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职务职级、岗位指数、薪级指数以及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 视同缴费指数普遍较高 ,尤其是对于职务职级高、岗位指数和薪级指数较高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