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合并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但并非全面强制实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有选择地推进。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当前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定位
山东将“合村并居”与“合村并镇”结合,通过搬迁撤并、资源整合等方式推动农村社区建设,重点解决农村空心化、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
试点与规划
-
2023年,山东被列为全国合村并镇试点省份之一,计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在县域层面完成村庄布局,优先支持中心村建设。
-
部分县市(如牡丹区小留镇、吴店镇)已启动具体项目,涉及38个行政村,面积60平方千米,旨在改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效率。
-
二、实施原则与方式
-
精准选择
优先合并人口较少、资源闲置、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庄,避免强制大拆大建。例如,小留镇因行政村数量多、管理难度大,成为试点区域。
-
分类推进
-
资源整合型 :通过土地集约利用、旧村改造等方式,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中心村培育型 :以中心村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庄协同发展。
-
-
政策保障
政府发放补偿金支持村民搬迁,并支持村民自主规划新居,确保村民权益。
三、存在问题与调整
-
避免“一刀切”
山东明确禁止强制合并,部分地方曾因强制搬迁引发争议。2024年山东暂停了大面积强制合并,改为整改实施中的不当做法。
-
动态调整
合并范围和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025年重点转向完善村庄规划,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
四、未来展望
山东计划通过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逐步推广至全省。未来农村社区将更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农民意愿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东农村合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注重精准施策与农民参与,不会全面强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