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疼痛时,可通过饮食调节、热敷、按摩、药物治疗、艾灸等方法快速缓解。
饮食调节方面,当胃寒疼痛发作,可适当食用小米粥、山药粥、南瓜粥等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它们能健脾暖胃,减轻胃寒症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疼痛。适量饮用姜茶也不错,生姜性温,能散寒暖胃,促进血液循环,进而缓解胃部不适。
热敷同样有效,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胃部,能让胃部感受到温暖,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缓解胃寒引发的痉挛与疼痛。热敷时注意温度要适宜,防止烫伤皮肤,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 15 - 20 分钟左右。
按摩特定穴位也能缓解胃寒疼痛。比如足三里穴,它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用手指适度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 3 - 5 分钟,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还有中脘穴,在肚脐上方 4 寸处,按摩它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像温胃舒颗粒,有温胃止痛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以及因饮食生冷导致的胃痛等情况。附子理中丸可温中健脾,对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症状疗效较好。香砂养胃丸能温中和胃,可缓解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等。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可选择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等穴位艾灸。艾灸时,将点燃的艾条一端靠近穴位,让穴位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个穴位艾灸 10 - 15 分钟,能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若胃寒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