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声低弱多因肺气虚或肺肾两虚所致,根治需以补益肺气、温肾纳气为主。 核心中药包括党参、黄芪、五味子、蛤蚧等,通过调理肺肾功能恢复气机升降,标本兼治。以下分点详述关键方药与原理:
-
补肺气首选参类与黄芪
肺气虚表现为咳声低弱、气短易汗,需重用党参、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党参健脾益肺,黄芪固表升阳,搭配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增强肺气宣发能力。经典方剂如补肺汤(党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可改善咳喘无力症状。 -
五味子与蛤蚧的协同作用
五味子酸收敛肺,缓解气逆咳嗽;蛤蚧补肺肾、定喘咳,尤适合久咳及肺肾两虚者。二者合用能增强纳气功能,代表方如蛤蚧定喘丸(含蛤蚧、麻黄、麦冬),对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性咳嗽效果显著。 -
温肾助阳药的应用
若伴畏寒肢冷、动则气喘,需加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肾阳药。肾阳充足则肺气得根,方如金匮肾气丸(附子、桂枝、熟地黄)可改善阳虚咳嗽。 -
随症加减与中成药选择
- 痰多清稀:加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
- 阴虚燥咳:配麦冬、沙参滋阴润肺。
- 中成药可选补肺丸、玉屏风颗粒(肺气虚)或百合固金丸(肺阴虚)。
提示: 咳声低弱需辨证施治,肺气虚与肺肾两虚用药差异大。建议经中医师诊断后定制方剂,避免自行滥用温补药导致上火或痰热加重。日常可适度练习深呼吸、艾灸肺俞穴辅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