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伤残鉴定标准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执行,具体分为以下等级及认定标准:
一、伤残等级划分(共10级)
- 一级伤残
- 身体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完全丧失生活、工作能力,无法自主完成日常活动。
- 二级伤残
- 行动能力受限,需长期专人照料,社交技能严重障碍。
- 三级伤残
- 日常生活需部分照料,存在明显社会功能受损。
- 四级伤残
- 社交活动及工作范围受限,产生明显不便。
- 五级伤残
- 部分肢体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 六级伤残
- 肢体活动能力下降,生活需一定程度辅助。
- 七级伤残
- 短期内活动未受限制,但长期可能影响功能。
- 八级伤残
- 工作连贯性差,社交及活动能力受限。
- 九级伤残
- 轻度活动障碍,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
- 十级伤残
- 轻微功能障碍,对工作影响较小。
二、工伤伤残认定情形(七级及以上)
-
七级 :偏瘫肌力4级、截瘫肌力4级、单手/双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等。
-
八级 :全身瘢痕≥30%、面部瘢痕/植皮占面部10%以上等。
-
九级 :轻度智力缺损、严重外伤性癫痫等。
-
十级 :轻微功能障碍,可从事轻体力劳动。
三、赔偿标准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五级/六级:18个月本人工资;七级至十级:16个月本人工资。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五级/六级:18个月;七级至十级:16个月。
- 伤残津贴
- 七级至十级:按本人工资80%发放,定期调整。
- 其他费用
- 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具体按实际支出计算。
四、注意事项
-
伤残等级不实行“终身制”,建议定期复查。
-
需注意区分工伤与职业病致残,二者鉴定标准不同。
以上信息综合了2018-2024年甘肃省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及政策文件,具体案件需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