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后心悸,是指在过度劳累后,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伴有心慌、心跳不规则等不适感觉。这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具体如下:
- 生理现象: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精神过度紧张时,身体需氧量和能量增加,心脏为满足需求,跳动会更有力、更快,进而导致心悸。例如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或上班族连续长时间加班精神高度紧张时,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心悸通常在休息、放松后可逐渐缓解。
- 心脏疾病:像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与获得性长 QT 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早搏、房颤等心脏疾病,都可能使患者在劳累后出现心悸症状。以冠心病为例,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劳累时心脏需血需氧量增加,但狭窄血管无法提供足够血液,心脏就会出现异常跳动。
- 贫血: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不足,无法有效运输氧气,身体处于缺氧状态。为保证各器官能获得足够氧气,心脏只能更努力工作,加快跳动,从而引发心悸。比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劳累后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类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出现心悸。即使在日常活动或轻微劳累后,也容易有心悸表现。
- 低血糖: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消耗大量能量,若未及时补充,血糖水平降低,就可能引发心悸,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出汗等症状。比如长时间空腹工作又进行了一定体力活动后,易出现低血糖性心悸。
如果在劳累后经常出现心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12 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