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避过敏原:一旦怀疑或确认食物过敏,要马上停止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要是无法确定具体过敏原,近期新吃的食物,尤其是花生、牛奶、鸡蛋、鱼类、贝类等常见过敏原,都应尽量避免。比如,对牛奶过敏的人,所有含牛奶的食物,像添加牛奶成分的雪糕、冰激凌、蛋糕等都不能再吃。之后可以通过记食物日记或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来明确过敏原。
- 采取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物:非处方的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能快速缓解轻度至中度食物过敏症状,像皮肤瘙痒、红肿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织释放组胺来减轻过敏反应。不过,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不适,所以用药时不能驾车或进行高空作业。
- 皮质类固醇:针对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像出现呼吸困难、喉咙紧闭等,局部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泼尼松龙等皮质类固醇药物,能利用其强大的抗炎作用,迅速减轻炎症和水肿。但此类药物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紧急药物:要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严重腹泻或呕吐等,必须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 日常护理:
- 饮食调整:过敏期间,饮食尽量清淡,选择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多吃新鲜蔬菜,多喝水,这样能促进身体代谢。如果胃肠道不适明显,比如有呕吐、腹泻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益生菌;大便次数多,还能服用蒙脱石散。
- 皮肤护理:要是有皮肤过敏反应,比如皮疹、瘙痒,可用温水清洗皮肤,别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沐浴露,洗完后在皮肤上涂抹温和的保湿霜。
- 保证休息:食物过敏会让身体不适,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你清晰了解食物过敏的应对方式。若你对其中某种应对方法的具体使用场景或注意事项感兴趣,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