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并发症综合选择治疗方案,核心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切除,同时需配合低碘饮食、心率控制及定期监测。
-
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中度甲亢、孕妇或手术高风险人群。常用药物如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起效,疗程需18~24个月。治疗初期需联合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缓解心悸、手抖等症状。需警惕药物副作用,如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
放射性碘治疗
适合30岁以上、药物无效或复发、合并心脏病等患者。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选择性破坏甲状腺组织,治愈率高但可能导致永久性甲减,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需避免高碘食物,妊娠期禁用。 -
手术治疗
针对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药物不耐受者。术前需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至正常范围,术后可能需补钙(防甲状旁腺损伤)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手术风险包括声带损伤和术后出血,需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 -
生活管理
- 饮食:严格低碘,避免海带、紫菜,选用无碘盐;保证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摄入。
- 作息:避免劳累、情绪波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
- 监测: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尤其妊娠或术后患者。
提示:甲亢治疗需个体化,早期规范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出现高热、心率过快等甲亢危象征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