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全身代谢亢进的内分泌疾病,典型表现为怕热、多汗、心慌、易怒、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球突出或甲状腺肿大。该病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且与遗传、免疫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
核心病因与分型
甲亢主要分为原发性(如Graves病、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和中枢性两类。Graves病占80%以上,由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刺激激素过量分泌所致。碘摄入过量、感染或精神创伤也可能诱发甲亢。 -
典型症状与高危人群
患者常出现“高代谢综合征”:心跳过快、手抖、失眠、腹泻、月经紊乱等。20~50岁女性、有家族史者、长期高压人群需特别警惕。老年人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房颤。 -
诊断与治疗选择
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TSH降低、FT3/FT4升高)和超声等确诊。治疗包括:- 药物(如甲巯咪唑):抑制激素合成,但需长期服药且复发率高;
- 碘131治疗:破坏甲状腺组织,可能引发甲减;
- 手术:适用于甲状腺肿大压迫或药物无效者,需权衡并发症风险。
-
日常管理与禁忌
严格限碘(避免海带、紫菜)、戒烟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突眼患者需避免强光刺激,并配合眼部护理。
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甲亢,但需警惕复发及并发症(如心脏病、骨质疏松)。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心慌等症状,建议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