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休渔期通常为5月1日至9月16日,但不同海域具体时间差异显著:渤海和黄海北部为5月1日-9月1日,东海为5月1日-8月16日,南海为5月1日-8月16日,部分作业类型休渔时间更短。
-
南北海域差异明显
休渔期根据纬度划分:北纬35度以北海域(渤海、黄海北部)休渔至9月1日;北纬35度至26度30分(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延至9月16日;北纬26度30分以南(东海南部、南海)则于8月16日结束。特殊作业如刺网、灯光围网等休渔期可能缩短至3个月(如5月1日-8月1日)。 -
统一与灵活并存的规则
所有海域休渔起始时间统一为5月1日12时,但结束时间因保护目标而异。例如,南海侧重保护热带鱼类繁殖,东海兼顾经济鱼种生长周期。小型张网渔船由地方制定细则,需报备农业部。 -
休渔背后的科学考量
伏季休渔覆盖鱼类产卵高峰(夏季),通过禁止捕捞亲体和幼鱼,促进资源恢复。例如,黄海延长休渔期针对带鱼、小黄鱼等濒危种群,而南海提前结束适应暖水鱼类的早熟特性。 -
违规与监管强化
休渔期间严禁跨区作业、伪装作业类型等行为,违者面临罚款、没收渔具甚至刑事责任。2025年多地升级监管,如厦门实施“最严格管理”,拆解涉渔“三无”船舶并加强巡航。
提示:休渔期海鲜供应依赖养殖与进口,价格可能波动,建议关注8月后开渔期的本地渔获。具体政策以农业农村部最新通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