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时效,单位承担滞纳金
关于单位为职工补缴社保的最新规定,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补缴范围与对象
- 适用情形
-
因单位原因导致的社保断缴或漏缴(如经营困难、破产、注销等);
-
职工个人原因导致的断缴(如离职未转移社保)需职工自行申请补缴。
- 不适用于个人原因
若社保中断由职工个人原因造成(如离职未办理转移),单位无补缴义务。
二、补缴时间限制
- 一般情况
补缴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24个月),超过部分原则上不予补缴。
- 特殊群体
- 临近退休职工 :可申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至法定退休年龄,但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三、滞纳金与费用承担
- 滞纳金标准
按日加收欠缴金额的0.5‰(即万分之五)。
- 费用承担
滞纳金由用人单位承担,单位不得转嫁给职工。
四、补缴流程与权益保障
- 流程简化
社保部门推行线上办理,减少企业和职工跑腿次数。
- 时效争议
-
行政时效 :若用人单位2年内未被查处或投诉,可能影响补缴;
-
司法救济 :即使超过2年,若能证明欠缴事实,法院仍可能判决补缴。
- 养老金影响
多次断缴不影响养老金领取,但需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退休。
五、其他注意事项
-
补缴材料 :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表、欠缴证明等材料;
-
地区差异 :具体操作可能因地方政策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以上规定综合了社保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及最新政策文件,确保补缴过程的合法性与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