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自己交和单位交的划算性需根据个人身份、经济状况和长期规划综合判断,具体差异如下:
一、保障范围差异
-
单位缴纳
覆盖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保障全面且包含生育津贴、工伤赔偿等实用保障。
-
个人缴纳
-
灵活就业人员 :仅能选择养老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含失业保险)。
-
城乡居民社保 :仅包含养老和医疗,待遇较低。
-
二、费用承担差异
-
单位缴纳
个人承担约8%(养老保险)或2%(医疗保险),公司承担16%-22%(养老保险)+10%(医疗保险)。
-
个人缴纳
-
灵活就业人员 :需全额自费,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2%。
-
城乡居民社保 :按固定低档标准缴纳。
-
三、缴费基数与待遇
-
单位缴纳
基数按员工工资的60%-300%分档,养老金计算与缴费基数、年限、退休地一致。
-
个人缴纳
-
灵活就业人员 :可自选社平工资的60%-300%为缴费基数,但回本时间较长(约8年),且无生育津贴等福利。
-
城乡居民社保 :按统一标准缴纳,待遇固定且较低。
-
四、其他差异
-
强制性与法律义务 :单位缴纳是法定义务,个人缴纳(除城乡居民社保外)为自愿。
-
购房资格 :社保缴满1-2年可获购房资格,但个人缴纳无此权益。
五、选择建议
-
优先单位缴纳
- 适合有稳定工作、希望获得全面保障且长期在岗的人群。
-
灵活就业者折中方案
-
选择较低缴费基数(如社平工资60%)以保证连续性。
-
利用地方补贴政策(如“4050政策”)降低成本。
-
-
城乡居民社保
- 适合收入极低、无稳定工作或长期未就业人群。
总结
单位缴纳社保在保障全面性、费用分摊合理性及长期收益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职工;个人缴纳需根据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灵活就业者可通过优化缴费策略平衡成本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