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内形成混合血,大概率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前兆,如单心房、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也可能与心脏瓣膜疾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有关。具体如下:
- 单心房:胚胎发育期,房间隔的第 1 隔和第 2 隔均未发育,使得左右心房成为一个共同心房,来自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动、静脉血在单心房内相互混合。单心房常合并左上腔静脉和右位心等畸形,患儿早期易出现心力衰竭,逐渐出现紫绀和杵状指、趾等症状。
- 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因胚胎时期房间隔发育不全,形成异常通道,致使左右心房之间血液混合。小型房间隔缺损可能无症状,大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劳累后会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发展还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
-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正常情况下,卵圆孔在出生后会逐渐闭合,若未闭合,就会导致左右心房血液混合。多数卵圆孔未闭者无明显症状,但部分人可能出现脑栓塞、脑缺氧、体力不足、呼吸急促、脉搏不规律等症状。
- 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或三尖瓣病变,当瓣膜出现严重关闭不全时,会使心房内血液反流,进而导致心房内血液混合。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活动后症状通常会加重。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所有肺静脉均未正常引流入左心房,而是与右心房或引流入右心房的静脉异位连接,致使左心房只能接受经右心房分流来的混合血。这是一种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若不手术干预,多数会在 1 岁以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
心房内形成混合血是严重的健康问题,若怀疑有此情况,务必尽快就医检查,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