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的设立始于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 ,因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迁都至此而得名。以下是具体背景:
-
设立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年)因避难迁都成都,将原蜀郡升格为 成都府 ,并改称“南京”。这一举措标志着成都正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府”级行政单位之一。
-
历史沿革
-
唐代 :成都府是四川地区最早的府级行政区划,与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齐名,直至元代改为成都路后,明代又恢复为成都府。
-
元代 :因避讳“蜀”字,成都府曾短暂更名为 成都路 。
-
明清时期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复为成都府,清代延续至民国初年。
-
-
行政区划调整
不同历史时期,成都府的辖区有所调整。例如明代时,其范围东起绵阳、德阳,西至邛崃,北抵茂县,南达内江,涵盖今四川省大部分地区。
成都府的名称始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唐玄宗迁都而设立,成为四川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