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过早搏动。它可能由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引起,也可能与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相关。症状包括心慌、心悸、心脏停跳感或胸闷,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主要病因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肌炎等。
-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
典型症状
- 心慌、心悸。
- 心脏停跳感或“咯噔”一下。
- 胸闷、乏力。
-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诊断方法
- 心电图:通过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等特征诊断。
- 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内的异常心律。
- 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肺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避免诱因(如吸烟、饮酒、熬夜),调整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等,以控制病情。
- 手术治疗:对于频繁发作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进行导管消融术,缓解症状。
总结
房性早搏虽然常见,但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无需特殊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也是预防房性早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