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与清单计价是建筑工程计价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价模式属性
-
定额计价
属于静态计价模式,采用“量价合一、固定取费”的政府指令性计价方式,价格由国家或省级部门统一制定,施工企业只能执行。
例如:某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在招标时固定,工程量清单仅列示数量,费用按固定费率计算。
-
清单计价
属于动态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仅规定工程量,具体价格由投标人根据市场行情、施工方案及企业成本自主报价。
例如:综合单价包含直接费、管理费、利润及风险费,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计价依据与构成
-
定额计价
以国家或省级定额为基准,费用构成包括直接工程费、综合管理费、施工措施费、其他费用及税金,采用“先计算直接费,再计算其他费用”的顺序。
单价固定,工程量清单主要用于工程量计算。
-
清单计价
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依据,费用构成分为工程量清单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规费及税金五部分,强调施工方案对费用的影响。
综合单价包含人工、材料、机械费及企业风险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适应性
-
定额计价 :缺乏灵活性,难以反映市场波动和企业成本差异,易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
清单计价 :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合理价格,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
四、风险分担与责任明确
-
定额计价 :风险集中于承包方,因市场波动导致的成本变化由承包方承担。
-
清单计价 :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明确约定工程量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条款,降低合同风险。
五、国际接轨与标准化
- 清单计价符合国际惯例,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造价确定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总结 :定额计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具有指导性;清单计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强调竞争性与灵活性。两者共同构成我国建筑工程计价体系,满足不同阶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