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流量很少(医学称肺循环血流量减少)是一种因心脏或肺部病变导致的血流灌注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其核心问题在于肺动脉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或肺栓塞等疾病阻断了正常肺循环,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
常见病因
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法洛四联症、三尖瓣闭锁)是婴幼儿肺血减少的主因,表现为出生后紫绀、呼吸困难;成人则多见于肺栓塞、肺动脉狭窄或肺纤维化,血栓或结构异常直接限制血流。心脏功能异常(如右心衰竭)也会减少肺循环泵血量。 -
典型症状
缺氧是核心表现:活动后气促、嘴唇发绀、头晕乏力,严重时出现晕厥或昏迷。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发育迟缓,长期缺氧可导致杵状指(趾)。部分患者伴随胸痛或下肢水肿(右心衰竭征兆)。 -
潜在风险
长期肺血流量不足会加重肺动脉高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引发肺心病。新生儿若合并严重先心病,生存期可能仅数月;成人突发肺栓塞未及时溶栓可致命。 -
诊断与应对
心脏彩超、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关键,需区分先天性或获得性病因。治疗包括手术矫正畸形(如法洛四联症)、抗凝溶栓(肺栓塞)或氧疗支持。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并监测血氧。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伴紫绀,尤其突发或进行性加重,务必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