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症的处理核心在于早期规范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与长期随访。小剂量激素(如泼尼松)可快速缓解疼痛和僵硬,90%以上患者一周内症状显著改善,但需注意缓慢减量以防复发。同时需配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适度运动及防寒保暖等综合管理。
-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首选泼尼松(10-20mg/天),24小时内即可见效,需根据血沉和CRP水平调整剂量,减量过程需缓慢(数月甚至数年)以避免反弹。
-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等用于激素减量困难或病情顽固者,可减少激素用量及复发风险。
- 辅助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缓解轻症;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中成药(如痹祺胶囊)可辅助调理,但需遵医嘱。
-
非药物干预
- 运动康复:水中运动、太极等低冲击活动改善肌肉功能,避免久卧加重僵硬。
- 防寒保暖:避免寒冷诱发疼痛,尤其冬季需注意肩颈、髋部保暖。
-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增强肌力,控制血糖血压以应对激素副作用。
-
长期管理
- 定期监测炎症指标(血沉、CRP)和药物副作用(如血糖、骨密度)。
- 合并巨细胞动脉炎者需额外关注视力、头痛等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风湿性多肌痛易误诊为普通肩颈痛,若晨僵持续超1小时或伴随低热、体重下降,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耐心配合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