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二中三类
医疗器械根据风险程度分为三类,具体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如下:
一、医疗器械分类标准
-
一类医疗器械
风险程度最低,通过常规管理可保证安全有效性。 - 特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人体基本无潜在危害(如手术刀、纱布绷带、体温计、血压计等)。 - 管理要求 :仅需备案管理,企业需在营业执照中注明相关类别。
-
二类医疗器械
风险程度中度,需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性。 - 特点 :结构较复杂,可能接触人体组织或介入人体(如制氧机、雾化器、血糖仪等)。 - 管理要求 :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需注册,说明书和标签要求更严格。
-
三类医疗器械
风险程度高,需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 特点 :直接用于人体生命支持或维持生命,或具有潜在危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CT设备等)。 - 管理要求 :需国家药监局审批,实行产品注册管理,监管最为严格。
二、常见分类示例
类别 | 常见器械 | 管理要求 |
---|---|---|
一类 | 手术刀、体温计、血压计、纱布绷带 | 备案管理 |
二类 | 创可贴、避孕套、制氧机、血糖仪 | 注册管理 |
三类 | 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CT设备 | 国家药监局审批,注册管理 |
三、监管差异总结
-
一类 :备案+常规管理
-
二类 :注册+省级审批
-
三类 :国家审批+严格监管
四、经营资质要求
不同类别医疗器械需对应资质:
-
一类:无需资质,营业执照即可经营;
-
二类:需办理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
三类: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以上分类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制定,确保产品风险与监管措施匹配,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