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咳嗽是一种无痰或痰量极少的咳嗽,常见于过敏性咳嗽、咽喉炎、支气管炎初期、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能由感染、过敏、环境刺激或慢性炎症引发。其特点是刺激性、反复发作,且易受冷空气或情绪波动影响,需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
常见病因
干性咳嗽多由呼吸道疾病引起,如急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发作)、支气管炎初期(病毒或冷空气刺激导致)。胃食管反流患者也可能因胃酸刺激喉部而干咳。某些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心脏疾病(如左心功能不全)也可能引发干咳。 -
典型症状
表现为阵发性无痰咳嗽,可能伴咽喉痒、口干或异物感。夜间或遇冷空气时加重,部分患者咳嗽可持续数周(慢性咳嗽)。若咳嗽呈金属音或嘶哑声,需警惕肿瘤或喉返神经受压。 -
治疗与调理
- 对症治疗:轻度干咳可用润喉片或蜂蜜水缓解,严重者需遵医嘱服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
- 病因治疗:过敏者需抗过敏药物,胃食管反流需抑酸治疗,感染则需抗病毒或抗生素。
- 生活调整: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辛辣食物和烟雾刺激,多饮水并保证睡眠。
-
何时就医
若干咳超过2周、伴随胸痛、声音嘶哑或体重下降,需排查肺结核、肿瘤等疾病。儿童或老年人长期干咳应尽早就医。
干咳虽常见,但不可盲目用药。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才能有效缓解,日常注意呼吸道防护可降低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