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可通过科学饮食缓解病情,关键原则包括:低蛋白优质蛋白搭配、严格控盐控磷钾、分阶段调整膳食结构、补充维生素及膳食纤维。
-
低蛋白饮食与优质蛋白选择
肾功能受损时需减少蛋白质总量摄入,1-2期患者每日蛋白质总量按常规需求调整,3-5期患者需按每公斤理想体重0.6g计算(理想体重=身高cm-105)。优先选择鱼禽类、大豆制品(如豆腐)、蛋奶等优质蛋白,占比超50%,避免浓肉汤及过度加工食品。 -
控盐控磷钾是关键
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g,避免腌制、烟熏食品,用天然香料调味。高磷血症患者需限制奶制品、坚果,选择磷/蛋白比值低的食物(如红薯、莲藕)。若无高钾血症,每日排尿量达1000mL以上可正常摄入钾,否则需避免深色蔬菜(如菠菜)、香蕉等高钾食物。 -
分阶段优化主食与蔬果
1-2期患者主食以谷薯类为主,1/3为粗杂粮;3-5期需用低蛋白主食(如土豆、粉丝)替代米面。蔬菜每日300-500g(深色占半),水果200-350g(糖尿病肾病患者减半),水肿者需个体化调整。 -
补充营养与饮水管理
定期监测维生素D、B族及铁锌等,必要时用膳食补充剂。无水肿者每日饮水1500-1700mL,水肿患者按“前日尿量+500mL”计算,避免含水多的食物加重负担。 -
中医食养与季节适配
春季温补可选红枣、核桃,夏季清热用赤小豆、薏苡仁,秋季润燥食银耳、雪梨,冬季以当归(调味)温养。地域差异上,南方宜茯苓祛湿,西北推荐百合滋补。
总结:饮食需结合肾功能分期、并发症及个体差异,在专业指导下动态调整。坚持少盐低磷、优质蛋白、足量蔬果的核心原则,配合适度运动与规律进餐,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