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所形成的血凝块(栓子),它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
血栓性静脉炎:
- 炎症为首发,血栓形成是继发的。
- 多见于四肢,常累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其分支。
- 症状为局部疼痛、发红、发热、肿胀、体温升高。
-
静脉血栓形成:
- 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的。
-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 老年人发病率高,易产生致命性肺栓塞。
-
深静脉血栓(DVT):
- 血液在深静脉内因血流减缓形成血凝块。
- 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肿胀、疼痛、红肿以及局部温度升高。
-
浅静脉血栓(SVT):
- 血液在浅静脉内形成血凝块。
- 通常表现为腿部有一条变硬、增厚、发红和疼痛的浅静脉。
静脉血栓的病因
静脉血栓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血流缓慢:
- 老年人体力较差,活动较少且卧床机会多。
- 心脏病患者心搏出量减少,造成体循环淤血。
- 腹部肿瘤压迫静脉,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
凝血机制亢进:
- 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
-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和血小板聚集力增加。
- 骨折、外伤手术等造成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
-
静脉内膜变化:
- 静脉老化表现为内膜粗糙,静脉瓣萎缩。
- 容易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
-
其他因素:
- 血管壁损伤:外伤、手术、静脉穿刺等。
-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疾病、药物或遗传因素。
- 脂质代谢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
- 肿瘤及其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化疗等。
静脉血栓的症状
静脉血栓的症状可能包括: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下肢突然肿胀、疼痛、青紫,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
- 小腿发胀、紧迫感,立位、坐位及步行后症状加重。
- 小腿和足部水肿,腓肠肌有压痛。
-
肺栓塞:
- 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 不明原因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甚至晕厥。
-
浅静脉血栓形成:
- 腿部有一条变硬、增厚、发红和疼痛的浅静脉。
- 受到炎症影响静脉的表面皮肤会发暗。
静脉血栓的治疗
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包括:
-
抗凝治疗:
- 使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扩展和肺栓塞。
-
溶栓治疗:
- 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
-
手术治疗:
- 在必要时进行手术取栓。
-
其他治疗:
- 使用弹力袜、提升患肢、按摩、定时走动等方式辅助治疗和预防。
如果出现静脉血栓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