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证型与中药方剂
-
肺气虚寒型
- 症状:鼻痒、喷嚏、清涕,遇寒加重,畏风怕冷,舌淡苔白。
- 方剂:温肺止流丹(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等)或脱敏止嚏汤(辛夷、苍耳子、乌梅等)。
- 加减:气短乏力加黄芪、白术;鼻塞重加白芷、薄荷。
-
脾气虚弱型
- 症状:鼻塞流涕,面色萎黄,腹胀便溏,舌淡胖有齿痕。
- 方剂: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等)。
- 加减:食欲不振加陈皮、砂仁;畏寒加附子、干姜。
-
肾阳不足型
- 症状:清涕如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淡脉沉细。
- 方剂: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黄等)或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等)。
- 加减:夜尿多加益智仁、桑螵蛸;痛经加当归、艾叶。
-
肺经伏热型
- 症状:鼻痒喷嚏,涕黄黏稠,咽干口苦,舌红苔黄。
- 方剂:辛夷清肺饮(黄芩、栀子、辛夷、石膏等)。
- 加减:便秘加大黄;咽痒加蝉蜕、桔梗。
二、其他治疗建议
-
外治法:
- 碧云散吹鼻、细辛膏塞鼻可缓解症状。
- 针灸、艾灸、穴位按摩(如迎香穴、足三里)辅助调理。
-
代茶饮:
- 风寒型:荆芥+白芷+桂枝泡水;风热型:薄荷+菊花+金银花泡水。
- 肺脾气虚:黄芪+党参+白术泡水。
三、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和症状调整方剂,不可自行照搬。
- 疗程与疗效:中药治疗需坚持21天以上(如脱敏止嚏汤疗程),显效率约57%-63%,但可能复发。
- 联合调理:避免接触过敏原,配合饮食忌口(如忌生冷、海鲜)、增强体质。
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结合现代医学(如抗组胺药、鼻喷激素)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