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护理与休息
- 减少关节活动,避免过度负重或劳损,急性期需充分休息。
-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炎症。
2. 物理治疗
- 热敷/冷敷:慢性肿痛可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如热水袋每天2-3次);急性损伤初期用冷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
- 理疗仪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或中频电疗可缓解炎症和肌肉紧张。
- 按摩与功能锻炼:轻柔按摩关节周围肌肉,配合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
3. 药物治疗
- 外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膏(扶他林)或贴剂缓解局部疼痛。
- 口服药物: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软骨磨损者可补充氨基葡萄糖。
- 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需补充钙、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4. 生活方式调整
- 控制体重,减少关节压力。
- 避免久蹲、爬楼梯、跷二郎腿等伤膝动作,穿有弹性的鞋子。
- 肥胖者需通过饮食和运动减重,降低关节负担。
5. 手术干预
- 若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等需考虑关节镜或置换手术。
提示:若肿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痛风等疾病。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