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桥本甲状腺炎,约占成人病例的90%。其他关键因素包括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治疗、碘摄入异常、药物副作用及垂体疾病。女性、老年人和有家族史者风险更高,早期症状隐匿但全身代谢会逐步受影响。
-
自身免疫攻击:桥本甲状腺炎是首要病因,免疫系统错误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常检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且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
医源性损伤: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腺体、放射性碘治疗甲亢或颈部放疗后,可能造成永久性甲减。例如,甲状腺癌术后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
-
碘失衡:长期缺碘会阻碍激素合成,但过量补碘也可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日常需均衡摄入海带、碘盐等,避免极端饮食。
-
药物影响:抗甲亢药物(如硫脲类)、心律药胺碘酮、干扰素等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
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罕见但需警惕,如垂体肿瘤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引发中枢性甲减。
甲减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可有效控制。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甲状腺功能,尤其孕期女性、有家族史者及长期服药患者。若出现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信号,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