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的化学成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主要营养元素
-
氮元素(N)
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促进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势。
-
磷元素(P)
促进根系发育、花果形成和种子萌发,对能量转移和代谢活动有重要意义。
-
钾元素(K)
增强植物抗逆性(如抗旱、抗病)、促进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和积累。
二、次要营养元素(微量元素)
包括锌(Zn)、铜(Cu)、锰(Mn)、铁(Fe)等,虽需量较少,但参与酶活性调节、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合成。
三、辅助成分
-
有机物质
如腐殖酸、尿素等,可提高肥料可溶性、保肥性和生物利用率。
-
生物活性物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发育或抗逆性。
-
填充剂和稳定剂
如碳酸钙、硅酸钙等,用于调节肥料物理性状,防止结块。
四、常见复合肥类型
-
三元复合肥 :含NPK(氮磷钾)各约10%,如碳酸氢钾(K₂HCO₃)。
-
二元复合肥 :含两种元素,如磷酸二氢钾(KH₂PO₄)含钾磷。
-
专用复合肥 :针对特定作物需求调配,如水稻专用肥含尿素、磷酸二铵和氯化钾。
五、表示方法
有效成分通常以化学式表示,例如20-15-15-Zn1.5表示含20%氮、15%磷、15%钾和1.5%锌的复合肥。
总结
复合肥料通过氮、磷、钾三大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营养供应。其配方需根据作物需求调整,同时需注意土壤特性和施肥方法,以最大化利用率和避免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