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颜色差异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一、原料因素
-
基础原料颜色
复合肥由氮、磷、钾等元素按比例配比而成,不同原料颜色差异显著。例如:
-
尿素(白色/淡黄色)
-
碳酸氢铵(白色/浅色)
-
硝酸铵(白色/浅黄色)
-
硫酸钾(白色/浅棕色)
-
-
添加剂与土壤改良剂
部分复合肥会添加白土、红土或黑土等天然土壤改良剂,这些土壤样本本身颜色不同,会直接影响肥料外观。
二、生产工艺
-
造粒工艺
正规复合肥需经过挤压造粒或圆盘造粒工艺,颗粒均匀且呈圆形或圆柱形,颜色单一(灰白色/淡灰色)。若工艺粗糙(如烟气烘干导致的烟灰粘连),可能产生暗灰色或深灰色颗粒。
-
混合与包装
部分肥料可能因混合不均匀或包装材料颜色渗透,导致表面轻微色差。
三、其他因素
-
添加剂与色素 :少数情况下,肥料可能添加特定色素以区分产品类型或品牌。
-
假冒产品特征 :假劣复合肥常因未经过精细加工,呈现不均匀颜色(如浅黄色、褐色)或颗粒松散、易碎。
四、颜色与养分关系
不同颜色复合肥可能对应特定养分组合。例如:
-
白色:高氮型复合肥(如氮磷钾复合肥)
-
暗黑色:可能添加了有机物料或特殊色素
-
褐色/土色:含较多钾元素或天然土壤成分
建议 :购买时可通过观察颗粒形状(均匀圆形/粉末状)、颜色(灰白色/浅灰色)及硬度(手捏不碎)初步判断质量,避免因颜色差异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