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流失、结块、成本高
喷浆造粒复合肥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氮素流失问题
喷浆造粒工艺中,液态尿素熔融后与原料混合造粒,但氮素在化合过程中易发生流失,导致氮含量较低(通常为12%左右),低于高塔造粒(可达20%以上)。为弥补这一缺陷,部分厂家需采用二次加氮工艺,但会增加成本。
二、物理性能缺陷
-
颗粒特性
喷浆造粒颗粒较粗且硬度不足,易出现结块现象,影响肥料均匀性和溶解性。
-
耐储性差
由于颗粒较粗且吸湿性较强,长期储存时易发生粉化或结块,降低肥效。
三、工艺与成本问题
-
设备维护成本高
喷嘴易磨损,导致喷射量不稳定,影响作业连续性;同时设备投资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
二次加工需求
部分产品需二次加氮或包裹干燥处理,进一步增加生产复杂性和成本。
四、适用场景限制
-
适合需长期保存的基肥,但追施效果不如高塔造粒肥料;
-
对肥料溶解性和速效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不适用。
总结
喷浆造粒复合肥在肥效持久性和物理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受限于氮素流失、设备维护和成本等因素,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生产工艺。对于对氮素利用率要求较高的场景,可考虑高塔造粒或氨化造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