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发酵、绿肥种植、微生物发酵
以下是有机肥料制作的常用方法,综合了多种实用技术:
一、堆肥发酵法
-
原料准备
-
收集厨余垃圾(如菜叶、果皮)、畜禽粪便、秸秆(稻草、麦秸)等有机废弃物。
-
添加碳源(木屑、稻壳、麦秸)和氮源(人畜粪尿、尿素)以调节碳氮比。
-
-
堆肥结构
-
堆成高70-80厘米、宽1.5米的圆锥形或长条形,每层铺入未切碎的秸秆,交替覆盖绿色(厨余)和棕色(碳源)材料,保持碳氮比1:2-1:3。
-
分层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防止淋雨和暴晒。
-
-
发酵管理
-
保持堆肥湿润(手捏成团、滴水不流),通过翻堆(每周1-2次)促进通气和均匀发酵。
-
发酵温度达60℃以上时,说明进入熟化阶段,持续2-3周后即可使用。
-
二、绿肥种植法
-
绿肥选择
- 种植豆科绿肥作物(如紫云英、三叶草)或草本植物(如薄荷、香菜),利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并转化为有机物质。
-
管理措施
-
每月翻耕2-3次,施足基肥(如有机肥、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
-
收获后翻入土壤,作为天然有机肥使用。
-
三、微生物发酵法
-
原料处理
-
将秸秆炭化后与农家肥混合,利用炭化秸秆的高吸附性改善肥料结构。
-
添加发酵菌制剂(如EM菌剂),促进微生物分解。
-
-
发酵条件
-
堆体高度1.5-2米,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持温度在50-60℃,持续5-7天翻动。
-
发酵完成后,检测pH值(6-7为佳),避免酸性或碱性过强。
-
四、其他辅助方法
-
秸秆碳化技术 :将秸秆高温炭化后与有机肥混合,可显著提高肥效和养分释放速度。
-
家庭小型发酵 :利用塑料瓶或木桶,添加咖啡渣、蛋壳等易腐材料,密封发酵1个月以上。
注意事项
-
原料筛选 :避免使用肉类、油脂等易招虫材料,厨余垃圾需充分腐熟。
-
容器选择 :需有通风孔,防止雨水渗漏。
-
温度监测 :高温堆肥(60℃以上)可杀灭病菌,但需防止过热导致养分流失。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利用有机废弃物,制作出肥效持久、环保的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