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方式调整
-
预防感染
-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 寒冷季节加强保暖,避免感冒,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
活动与休息
-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症状严重者需卧床,病情较轻者可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 避免长时间盘腿或蹲坐,勤换体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
情绪管理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二、饮食调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减少盐、油、糖摄入,避免腌制食品、油炸食品及高糖食物,减轻心脏负担。
-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菠菜、苹果)及优质蛋白(如鱼肉、豆类),保证营养均衡。
-
控制液体摄入
- 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睡前少喝水,减少水肿风险。
三、医疗管理
-
定期随访
- 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监测心脏功能变化。
-
药物与手术
- 若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 严重者需考虑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负荷,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管理需结合医生建议,个体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