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及地方性文件,个体诊所设置标准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人员资质与经验
-
医师要求
-
至少1名执业医师,需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在本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
-
若设置口腔、医疗美容等专科诊所,需额外具备相关专科执业资格(如口腔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
-
护士要求
- 至少1名注册护士,部分区域或专科诊所需配备更多护理人员。
-
其他人员
- 医技科室需配备相应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面积与布局
-
建筑面积
- 总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等需独立设置且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观察室不少于15平方米。
-
功能分区
- 需明确划分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消毒供应室等区域,各室保持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
三、设备配置
-
基本设备
-
必备诊察床、诊断桌椅、听诊器、血压计、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等。
-
根据诊疗科目,可能需配备心电图机、血糖仪、X光机等辅助设备。
-
-
专科设备
- 口腔诊所需配备口腔综合治疗台、光固化灯等;医疗美容诊所需设置美容治疗床、手术床等。
四、其他要求
-
资质与合规
-
诊所名称需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且与诊疗科目一致。
-
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在职医务人员需经原单位同意。
-
-
运营规范
-
制定诊疗流程、药品管理制度及患者隐私保护规范。
-
配备急救设备(如氧气瓶、人工呼吸器)及常用药品。
-
五、区域规划
需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且场地需长期固定(非申请人所有,需5年以上租赁协议)。
以上标准综合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诊所管理条例》及地方性文件要求,具体设置还需结合诊所规模、诊疗科目及当地卫生部门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