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失代偿调养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管理、药物治疗及定期监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生活方式调整: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3 克以内,水肿明显时严格无盐饮食,避免咸菜、酱菜等腌制品,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负担。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减轻心脏负荷。戒烟限酒,规避烟酒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病情稳定时,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适量有氧运动,但要避开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规律作息。
- 基础疾病管理: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严格按医嘱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使其维持在目标范围。
- 药物治疗: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有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水肿,缓解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脏功能;β 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 定期监测: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血生化等项目,评估心脏功能与治疗效果。依据检查结果与病情变化,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与剂量。
心功能失代偿调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若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