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价格暴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源于供需错配与成本推动的叠加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一、供给端因素
-
原料硫磺供应紧张
2025年全球硫磺供应缺口扩大至50万吨/月,中东资源转向印度、印尼市场,叠加红海航运危机导致到岸成本增加32美元/吨,国内镇江港颗粒硫磺现货价格年内涨幅达54.4%。
-
铜矿供应短缺
非洲刚果金动乱、新矿开发周期长导致全球铜矿供应紧张,冶炼厂加工费承压,被迫减产或接受负加工费,间接减少硫酸副产品供应。
-
国内产能受限
国内硫酸企业检修超380万吨/年,开工率降至66%,云南某炼厂搬迁停产加剧区域供应紧张,库存水平创三年新低。
二、需求端因素
-
下游行业需求回暖
-
磷肥行业:春耕备肥旺季需求增加1.8万吨/日,磷复肥产量同比增长近10%。
-
化工行业:钛白粉产量同比增长近20%,己内酰胺增长约25%,需求显著拉动硫酸消耗。
-
-
新能源与环保需求
磷酸铁锂重回锂电正极材料主流,带动磷化工需求增长;钛白粉稳中有升,进一步推动硫酸需求。
三、成本与市场机制
-
原料成本上涨
硫磺、硫铁矿价格同步推涨,2024年下半年硫酸与原料硫黄涨幅均超60%,2025年3月国内硫磺现货价格同比涨幅达54.4%。
-
行业整合与供应链不稳定
部分企业通过兼并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垄断倾向;突发情况(如限电、运输中断)导致供应链波动,企业为规避风险提高价格。
-
库存与供需失衡
国内硫酸库存创三年新低,而需求端持续旺盛,供不应求局面加剧价格波动。
四、历史对比与未来展望
-
2021年硫酸价格曾同比上涨近7倍,主要因检修限电和疫情导致的供需失衡。
-
国际市场同样供不应求,预计价格走势将延续至2030年铜矿供应恢复期间。
硫酸价格暴涨是原料短缺、产能受限、下游需求旺盛及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价格走势仍需关注行业整合与全球供需变化。